微信
二维码
52588762@PGSoft.com 13800138000
2025年07月23日 PG电子 体坛热点 10 0

  

  

  

  近三年招生人数及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人数 录取分数线

  2013 400 594

  2014 360 565

  2015 320 593

  学校性质:

  公办、市级重点高中、标准化高中

  录取批次:

  省重点同批次录取

青年足球锦标赛激烈角逐,青训成果显著

  报考条件:

  模拟考试名次在全区前2800名以上的孩子

  师资优秀:

  以东北师大、辽师大、辽大、鲁美、沈师大为主体,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一线教师20%以上,市区级骨干教师、首席教师16人

  班级规模:

  阳光分班,根据高考改革要求,分层教学,走班授课

  硬件条件:

  信息化程度高,功能教室区内一流

  拥有标准完善的食堂设施,无住宿条件,但对报考我校且被录取的郊区县品学兼优、成绩在700分以上者,学校给予爱心助学

  交通便利:

  地铁1号、2号线,环路,287,296,215,800,109,126,291,253,293,277,228,289,258,256,129,266,125,260,237等公交线路均可到达,小西路(奉天街)或房产大厦下车

  赵维江校长表示,“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人的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甚至有许多人是大器晚成。学校给孩子们留下的应是科学的呼吸、持续的耐力、健康的体魄,这三点是孩子一生需要的,也是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的。做奔涌的江河,穿越山岭;做清浅的小潭,碧波荡漾;做参天的大树,高耸入云;做奔驰的骏马,日行千里……做什么都好,只要是自己想做的。生命是一张拼图,能说哪一块是最重要的吗?每一块都不能缺少!祝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出彩的中国人!”

  赵维江

  沈阳市共青团实验中学校长 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教育专家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沈阳市骨干校长、沈阳市优秀校长

  共青团实验中学是沈阳市首批市级重点高中、沈阳市标准化高中、省重点批次录取高中,它具有6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一所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命名的“共青团学校”。学校办学严谨、校风淳朴、教学规范,深受广大学生及家长认可,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市优秀团委”“沈阳市行风先进单位”“沈阳市平安和谐校园”“沈阳市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沈河区先进集体”“沈河区科普示范学校”“沈河区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青春期教育示范基地”“沈河区体育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是我心中的教育梦。”共青团实验中学校长赵维江是一位有着34年从业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他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爱心治校”的理念,以“崇尚科学的求实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尊师爱生的人文精神”为立校精神,坚持把共青团实验中学打造成“关注人文情怀、争创无淘汰教育”的特色学校。

  人人成才 打造良好校园环境

  共青团实验中学现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塑胶操场8000平方米。学校配备全区最先进的录播教室,实现专人管理、全天开放、随时存储、展示回放、按表上课、校本教研、微课晒课、翻转课堂。学校拥有标准教室24个,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线电视网、宽带合一,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微机室1个。同时,学校拥有省级示范图书馆,带学生走进书的世界,徜徉知识的海洋;新建室内多功能体育馆、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探究实验室等,随时开放,让师生尽情挥洒,让创造与快乐尽情绽放。

  学校现有学生1100人,分为24个教学班,教师127人,其中,省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8人、区优秀教师24人、区师德标兵6人、区师德先进个人18人、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5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一线教师总人数的26%。在教学质量上,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倡导“适合教育”,以“小班化、分层教、走班学、导师制”为教学策略,以“培技术之才、造大国工匠、选兴趣专业”为升学目标。

  学校处在全市中心区域,且中心城区的市级重点中学呈减少趋势,为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理位置优势更加突出,使学校率先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学校已完善和初步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以目标凝聚人、以精神鼓舞人、以机制激励人、以真情关怀人”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奠定了基础。

  学校以“人人是才、主动成才”为办学理念,以“生动、和谐、文雅”的书香学府式校园为办学特色,以“教学质量一流、人才培养多元、办学特色鲜明”为办学目标,以“正品、博识、励志、冶情”为校训,以“师生一体化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测与自我提升”为核心机制和保障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主线提倡和谐、法制、友爱,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文化走廊、书香校园”为代表环境文化,以“情商高、身体棒、习惯好”为育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文特色环境,并努力打造无淘汰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优化师资 改变从教师开始

  “大爱是教育的本源,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爱为魂。’教师的爱塑造了学生的品格,也塑造了学校的文化。”赵维江校长表示,“作为共青团实验中学的老师,要有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要有大师的风范,为人父母的情怀;要有敬业奉献的责任心;要有‘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使命感,打造共青团中学师魂。”

  共青团实验中学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不断发展的内动力,把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题、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教师培养上,学校坚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教师校本教研培训为重点,以实用实效为指针,以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为切入口,探索“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

  学校以提高师资水平为重点,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使得教师从观念上认可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主动去追求发展,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学生。学校开展教师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借外脑练内功,推进校内外培训,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学校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引进、提高、聘用的方式改善师资队伍,并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和全体党员的业务示范作用,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学校稳步改善师资结构,在保证学校师资整体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动;建立合理的年龄、学历、学科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建立明晰的学校师资配备体系,做到人尽其才,事尽其功,使一批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脱颖而出,初步造就一批师德上具有示范性、师能上具有先进性的校内名师;争取实现区骨干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比例有较大的提升。

  赵维江校长强调,“教师自己要有个做‘大师’的意愿,这个意愿的核心与动力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外部,是发自内心地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而我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调整教师的工作状态,培养教师的发展意愿,而不是拼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拼命地组织教研、拼命地抓备课。”

  关注人文 培育有情怀的青年

  “共青团实验中学培养出了很多的青年才俊。除了优秀的教学质量,还有着其他学校不能比拟的办学特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文特色’。”赵维江校长介绍。

  走进共青团实验中学,校园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正厅悬挂琴棋书画卷轴,走廊悬挂中外哲理名言,教室墙壁布置成文化墙;塑胶操场四周绿地环抱,有草莓园、有机农业角、丝瓜墙、韭菜地……学生们课间通过对“名人警句”的观赏、领悟,既可以从名人英模那里体味人生的价值,也可以从艺术大师的作品中接受美的熏陶,从“书画”中感受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通过有机农业角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致知力行的实践能力。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片土地都焕发新绿,这些蕴含着平等、宽容、理解、激励的校园文化,体现着人文关怀,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提供保障。学校新建了设施齐备的心理咨询室、先进的地理实验室、电子备课室,提升了图书馆、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功能,为师生读书创设更好的条件。学校每年都要购置一批新的图书资料,进一步扩充馆藏数量,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文化艺术长廊,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定位,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扩大时事政治研究社团、辩论社、剧社等的规模,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学校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学校还通过书香活动、献爱心活动、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大课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贯彻人文教育。

青年足球锦标赛激烈角逐,青训成果显著

  学校高度重视体卫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阳光体育工程,开展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健身竞赛、艺术节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学校先后荣获辽宁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第四名、沈阳市女子足球第二名、全国青少年健美操大赛二等奖、全国啦啦操联赛中学乙组冠军、“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等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称赞。

  学校立足校情,发挥师资优势,逐步以人文教育为主题,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品读经典(诗词、国学)校本课程》;《书法鉴赏校本课程》;《人文地理校本教材》;成立足球、健美操训练队;《心理学校本课程》;《安全教育校本课程》。

  赵维江校长表示,“共青团实验中学将永远坚守人文情怀的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沐浴着人文情怀的历史,使他们人格得到尊重、身心得到愉悦、智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完善,进而推己及人,影响社会,促进和谐,推动进步,这是我校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

  尊重规律 推行无淘汰教育

  为了更好地把握和开拓未来,共青团实验中学践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确立德育为先的人才观,发展潜能的教学策略,用高中普及职业渗透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理想发展。

  学校尊重学情,落实减负,立足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上制定了“四个服从”的措施,即“进度服从质量、密度服从掌握、难易服从学情、结果服从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的目标。

  学校实现学科整合,学案导学,自主创新,鼓励教师自行购买教辅材料,通过备课组的集体研讨、甄别,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学与练的问题。既能提升教师的备课水平,又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以导学案为载体优化课堂结构,推进“明、悟、合、测、结”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自学中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培养能力、解决问题。

  同时,学校还转变观念,关注个性,多元评价,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年级、班级、小组为单位,实行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和谐发展,让每个学生更加阳光,得到自己想要的教育方式,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取得进步,生源质量逐步提升,社会声誉呈上升趋势。教学成绩与社会认可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自信心。学校提出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主动发展的思想已初步被师生接受并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一个奋发向上,实现共青团实验中学的“伟大复兴”的办学氛围正在形成。

  “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做教育,让学生快乐、让教师幸福、让学校发展。”赵维江校长说,“我们不想超越名校,但我们的追求一定与它们不同。我们不想创第一,我们争取做到唯一,即创办一所充满人文情怀的学校,实现无淘汰的教育。”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