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二维码
52588762@PGSoft.com 13800138000
2025年07月05日 PG电子 深度策划 14 0

  

  一转眼之间,改变世界走向的911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也已有八年之久。然而,八年之后,世界经济虽然出现一定好转迹象,决策者和市场一度相信通过一些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又能回到传统的正常增长路径。但从一些不那么明显的表现来看,危机不但尚未过去,甚至显示出接近1929-33年全球性危机的模式。

云达不莱梅险胜,紧追欧战集团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分析认为,自2008年以来世界贸易与产值的比例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从而成为自二战以来此类停滞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根据监督世界各地保护主义的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lobal Trade Alert)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的世界贸易减缓程度比原先预期还糟,在保护主义升温的背景下,过去18个月间的全球贸易总量是下降的,尽管全球经济在此期间继续增长。跨境金融资产存量与全球产值的比例在2007年达到57%的峰值,到2015年降至36%。最后,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与全球产值比例依然远低于2007年的3.3%,尽管该比例还在缓慢增长。

  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在政治上也有其对应者。在美国,反体制的民粹主义领导者获得了一个主要政党的提名,并险些赢得另一个。如今成为美国总统这个世界最有权力职位有力竞争者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了赤裸裸反移民、反全球化的竞选宣言,如美国可以退出WTO,在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边境修建隔离墙,大幅提高对中国关税等。目前,他的支持率仅略微落后于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而且似乎老天也站在他一边那样,后者突然爆出健康上的严重问题。在席卷整个欧洲的难民危机冲击下,英国脱欧成为一次巨大的黑天鹅事件,且影响进一步发酵。法国、荷兰、意大利极端党派表示要仿效英国脱欧公投;瑞典疑欧派提出针对留欧重新谈条件。不仅如此,作为欧洲稳定之锚的德国及其领导人默克尔也受到国内难民潮引发的暴力事件而遭遇政治挑战。

  

  这个局面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毫无疑问,中国是上一轮全球化(或称全球化3.0)最大的受益者。从全球的财富分布来看,中国的中产以及劳工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当然,中国在此过程中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不愿再走回头路已成为中国各阶层的共识。因此中国有强烈意愿去维护现在的全球化成果,遏止反全球化的“逆流”。此次G20峰会就成为体现中国和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在此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一个舞台。

  

  从会议上达成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来看,其中体现了主要经济体携手推进全球化的决心,以及中国力图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更大决心。公报明确提出“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具体内容包括:

  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峰会《公报》明确将减少及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底,并重申决心实现这一承诺。这一承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承诺不采取新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其二,逐步减少和取消已经采取并实施的贸易限制性措施。《公报》还承诺二十国集团将在2016年底前批准《贸易便利化协定》;同意继续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亦将推进达成《环境产品协定》,在广泛范围内削减环境产品关税。

  二、反对投资保护主义

  针对一些国家利用规则和手续,技术和环境标准,拒不承认他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乃至国家安全名义设置投资壁垒,峰会《公报》强调促进国际投资开放,促进竞争并营造有利于竞争的环境。《公报》核准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明确政府应避免与跨境投资有关的保护主义,投资政策应为投资者和投资提供有形、无形的法律确定性和强有力的保护,强调不得针对投资设置新障碍等。指导原则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着力营造开放、透明和有利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

  三、反对金融保护主义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发达经济的危机救助措施呈内顾倾向,其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压低本国汇率和长期利率,转嫁内地经济调整成本的做法,凸显了金融保护主义。至今,日、欧、英等经济体仍迷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易引发各国之间以邻为壑的汇率战和贸易战。峰会《公报》强调,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将就汇率进行更紧密地沟通和协调,承诺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将货币政策带来的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

  四、反对逆全球化思潮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大趋势。近年来国际上反对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声音在提高、范围在扩大,像英国“脱欧”公投获胜等。逆全球化潮流其实亦是一种保护主义,将加剧贸易、投资和金融壁垒,不利于世界经济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峰会《公报》关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为世界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强调将继续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得到公众普遍支持。

  此次G20峰会为中国提供了向世界展现自身经济实力与领导力的难得机遇,也产生了明确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与当前日益兴起民族主义思潮的成果。不过,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还存在很大困难,尤其考虑到像美国这样的不可替代的参与者很快面临领导人换届,其走向无法预测的问题。危机未得以控制,导致几个国家的暴走;在其它国家的心怀鬼胎或漠不关心下,最终演化成一场把全人类拖入其中的大战——这就是1929-33年危机的后果。虽然这样的景象目前仍十分遥远,但其警示却不应被我们抛在脑后。

云达不莱梅险胜,紧追欧战集团

(以上内容为电投网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

  

  电投网|跨境投资信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电投网

评论

精彩评论